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幸福家庭》 > 2019年第1期
编号:13330004
坚持用舞蹈的力量, 托举山区孩子的梦想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9年1月1日 《幸福家庭》 2019年第1期
    

    10岁半上小学一年级,27岁学舞蹈,50岁考舞蹈13级……与其说,这些时间节点异于常人的滞后,让擅用惯性思维的大众瞠目结舌。倒不如说,作为处在这个特殊轨道上的主体,她在生命的无数个当下,成功逆袭了因年龄而带来的种种“时差”。

    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人生历程,曾经迈着坚定步伐从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的偏僻山村里走出来,一路披荆斩棘追逐梦想的她,在触摸到属于自己的那方天地后,却毅然褪去华丽的光环,再次转身,返回到那些正和她多年前一样迷惘无助的孩子中间。

    这条纽带便是“舞蹈”+“公益”,以及用爱与坚持不断点燃的梦想的火种!这个逆袭年龄前行的人就是53岁的金淑梅。

    “把所有的‘问题孩子’交给我!”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2013年,这是金淑梅命运的又一次转折。

    在这一年,担任甘肃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的她,接过一个重担——负责由中国舞蹈家协会发起的公益活动——“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”在甘肃的试点工作。没有模板,全国几乎同时启动,种种困惑与不确定让她左右为难。但当走进那些偏远地区的小学时,从那一双双充满渴望而又自卑的眼睛中,金淑梅隐约看到了当年苦苦挣扎的自己。

    2017年11月1日,在兰州参加培训的金淑梅向笔者讲述了自己曾经的那些苦日子。

    她说,自己的家在酒泉市金塔县偏僻的农村,贫穷让她失学,但父母還是答应她:每个月27天干农活、放羊,3天可以自学。用这样的方式,她10岁半时终于如愿上了小学,并跳级完成了学业。初中毕业考入酒泉师范学校,留校当老师后,在27岁那年,学校因为教学的需要派她去进修舞蹈。

    “别人是去进修的,而我是零基础学习。我的同学年龄都很小,基本功很好,一开始我就垫底。我不敢给自己下课休息的时间,赶场子去各个班偷看偷学。”
, 百拇医药
    “正是这些煎熬,让我更能对逆境中的孩子的内心世界感同身受。我要去帮助他们!我懂他们!”金淑梅回忆着往昔的心酸,激动地说道。

    玉门小金湾、独山子东乡族乡的孩子大多都是留守儿童,家庭教育的缺失,使这些孩子更加缺乏管教。在农村普及舞蹈教育的同时,她再次把目光投向了孤儿、弃儿和所谓的问题孩子。13岁的孤儿马龙就是其中之一。

    班级里,凡事用“拳头解决”的这个男孩子,是金淑梅刚把孩子们集合到一起时“跳”出来的。“孩子,你叫什么名字?”金淑梅话刚出口,“孤儿!他是孤儿……”马龙受不了这样的字眼,向其他同学伸出了拳头。金淑梅瞬间被吓坏了,但习以为常的孩子们已经等着看接下来的笑话了,他们不停地起哄,满教室乱跑。

    金淑梅害怕出事,便拼命堵在门口维持秩序,不让他们跑出去。她突然急中生智,改变了策略:“孩子们,你们最远去过哪里?谁能告诉我?”
, 百拇医药
    有孩子突然很认真地喊出他们去过的最远的地方——20里开外的花海镇就是他们见到过的最大的世界。她轻轻地将孩子们的衣服挨个儿拉整齐,“你们想不想和金老师一起去更远的地方看看,去北京、去国外跳舞?”

    孩子们听完后目瞪口呆:“啊,我们……”看着一个个面面相觑的孩子,金淑梅摸着他们的头,和蔼地说:“你们是我花了一年多时间找到的,最适合跳金老师编排的舞蹈!我相信你们!”

    就这样,金淑梅下定决心,要从别人眼中最差的孩子入手,这些孩子最需要关爱,也最渴望成功。“把所有的‘问题孩子’交给我!”这是金淑梅向小金湾小学校长提出的第一个请求。

    自掏腰包带领20个孩子赴香港巡演

    从酒泉市到玉门小金湾、独山子,要先走高速,再沿省道,顺着玉门市城区向北前行。接着便一头扎进了茫茫的戈壁滩,在颠簸大约六七十公里之后,才能到达相距十多公里的两所民族学校。而每一次行程,都伴随着严重的晕车及呕吐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“由于环境的限制,选派专门的舞蹈老师来教孩子们很不现实,所以我就结合自身经验,从文化课老师里选,就地进行培养,这些老师的理解力和对艺术的表现力潜力是很大的。”金淑梅欣慰地夸奖着这些同样热爱艺术的教师。

    在不断的实践中,金淑梅还逐渐探索形成了可复制的乡村学校舞蹈教学模式:自编教材,编排出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20多种舞蹈组合。5年后的今天,她的小白杨舞蹈学校开发编排的舞蹈教材,已经被玉门市小金湾民族学校、瓜州县广至藏族乡卓园小学、肃州区黄泥铺裕固族小学和肃北县蒙古族学校等100所乡村学校所选用,有4万名孩子在跳小白杨舞蹈学校编排的舞蹈,有260名舞蹈零基础的语文、数学老师被小白杨舞蹈学校培训成了舞蹈教学志愿者。

    在小金湾民族学校教孩子舞蹈的一次过程中,金淑梅偶然发现一个孩子坐在学校大柱子后面的地上,做着她教给其他孩子的舞蹈动作,她走过去才发现,他患有严重的足内翻。“想不想学跳舞呀,孩子?”金淑梅亲切地问着,孩子点点头,她马上把孩子抱在了自己的怀里。“这个孩子太渴望参加集体活动了。”金淑梅说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这个孩子名叫祁平,他就是后来舞蹈《爱的呼唤》的主人公。而这个舞蹈就是金淑梅为他量身打造的。

    2016年7月22日,金淑梅自掏腰包带领小金湾民族学校的20个孩子赴香港巡演并慰问驻港部队,演出《爱的呼唤》。

    用余生托起孩子的梦想

    “世界上没有比他们的眼睛更加纯净的东西!”金淑梅的眼睛里泛起了泪花,眼泪里面沁入的是对“温暖”的种种解读。

    “金老师,您坐在我的鞋上休息一下吧!”金淑梅抬眼望去,原来是一个孩子脱下自己的外套,把自己的球鞋擦了又擦,然后请老师休息。这是在独山子民族学校排练时发生的一幕。由于是在学校的食堂排练,地板上油污很多,孩子怕弄脏老师的衣服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舞蹈改变了孩子的精神面貌,也改变了家长的某些顽固观念,他们变得自信、乐观、积极向上。

    “我必须带领他们不停地向前奔跑,让他们从金老师身上看到一股子不服输的劲!”金淑梅说。

    2015年7月31日,她带领独山子民族学校的65名孩子登上了央视大舞台,他们表演的舞蹈《尕尕乐》获得了第一名,这一刻,孩子们和她相拥而泣。

    “点燃梦想的火种,有尊严地去生活,这是我的孩子们应该努力奋斗的目标。”金淑梅感慨地说。

    5年多的公益之路,行程达到10万多公里。那辆十多年前买的马自达,她舍不得换。

    “现在就是开着旧车、穿着褪了色的运动服,只要和我的孩子们在一起舞蹈,我就信心满满,我就幸福快乐。”眼前的金淑梅显得高挑而优雅。

    但就是这样一位爱美的女性,为了孩子,她可以站在七级风吹过的操场上为孩子们做示范。她不怕皮肤皴裂,也从不戴口罩,她说:“挡住脸,孩子们看不见我的表情。”

    金淑梅将美育工程不断地延伸,教学生的同时还走访学生家长,通过亲子教育,以学生的改变带动家长的改变。

    “在前进中妥协,在妥协中包容,在包容中坚守,在坚守中寻找突破,这一路走来,有太多的不易。”但是她说,“我痛并快乐着。梦想,这个词是多么神圣,多么伟大,一切都可以用时间来告诉人们是否值得。”

    (摘自《兰州晨报》2017年11月9日), 百拇医药(杨亚楠)